【喜迎党的十九大】拉面,化隆人的金招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8 23:00:13







拉面,从一般意义上看,发展到今天是一个产业,一个备受关注的优势产业,对化隆、海东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广义上看,它已经成为了化隆人新的精神家园,化隆人为此感到骄傲,是拉面经济让更多的化隆人变了一个活法,活得自信而有尊严。没有化隆人,就没有今天的青海拉面经济,化隆人已成功打造出自己的金招牌。

                             

                       不能忘记的创业史


青海拉面经济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化隆回族自治县回族韩录、马乙不拉、冶二买为代表的第一批不甘贫穷的农民,带着青海的牛羊肉、亲戚朋友,率先来到厦门创业经营,开创了青海农民在东南沿海城市开办拉面馆的先河。后来,以他们为依托,很多化隆人也先后来到厦门经营拉面,使化隆拉面在当地成为很有名气的一种快餐。所有的化隆人对这一创业史铭记在心,不可忘怀。

源于化隆县的拉面经济不但在本县创出了品牌,打开了局面,形成了规模,激发了化隆农民创业经营的热情,而且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一批批化隆拉面馆成功立足于沿海地区之后,民和、循化、西宁市等地部分县(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也纷纷外出创业经营,开办拉面馆。尤其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及福建、山东等沿海省市发展势头迅猛,拉面馆及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我省在全国开办的拉面店3万多家,从业人员达25万多人,海东市就有2.5万家20多万人,仅化隆县在全国271个大中城市开办的拉面馆有1.5万家10万人左右。从已开办的拉面餐馆的整体经营状况看,除个别餐馆因经营不善而亏损外,绝大多数餐馆经营状况良好,年营业额达216多亿元,年利润达到70多亿元。化隆拉面目前己初步形成了以拉面馆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链。拉面经济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牛羊肉、面、油、蛋、菜、物流配送等。拉面经济促进了以餐馆经营为主,餐厅务工、餐厅转让中介服务、牛羊肉贩运等为辅的多业并举的产业链的发展。

                             充满活力的优势产业


拉面经济是向外输出务工人员的重要途径,大幅度增加了农村人口中的就业人员比例,通过增加就业人口以及就业人员的收入,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全省的人均纯收入。

拉面经济向外输出资本的模式,以小成本投入赚回大收入。拉面经济向外输出的还有当地的牛羊肉、辣椒等资源,这不仅带动了青海的畜产品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运输业、皮毛等畜产品的发展。拉面经济的发展,为当地数以万计的农民脱贫致富铺了一条宽广的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拉面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民族之间相互理解、支持、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拉面经济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拉面经济的带动下,清真牛羊肉需求的增加速度迅猛,给青海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拉面经济发展迅速的化隆县为例,仅牛羊繁育项目就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又安排消化了一定量的农村劳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同时,这一项目的实施也从源头上保证了拉面经济原料的供应,以拉面经济带动了畜牧业发展,从而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目前拉面经济收入己占到化隆县劳务收入的54%以上。由于拉面经济的带动作用,所需务工人员的进一步加剧,立足于创新劳动技能培训机制,着力培育壮大特色劳务经济,建立了由政府、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社会等方面共担责任、共促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联动机制,实现了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职业技能性、区内向区外、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集中培训向订单培训、一般劳务经济向创业型经济的转变,使每一名输出人员都能掌握一门技能,达到输出一批、发展一批、稳定一批、脱贫一批的目的,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

                              

                            促进转型的时代产物


目前,拉面经济在化隆己初步形成了多业并举的产业链,促进了以拉面馆经营为主,餐厅务工、餐厅转让中介服务、牛羊肉贩运等为辅的多业并举的产业链。

近几年来,以化隆贫困山区农民为主兴起的拉面产业迅速在全国各地发展壮大。成千上万的贫困山区的农民借助拉面经济跳出农门,走出山门,跨进城门,换了一种活法。

化隆县团结二村所在的黄河北岸原先是一个80多户的小村庄,人均耕地不到半亩。就在20年前,这个村仍有65%的农户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今全村338人中,已有230多人在广东省的广州、惠州、东莞、深圳及浙江、江苏、北京等省市的60多家拉面馆中当老板或务工。

借助拉面经济,昔日的农民已经成为对城市经济有一定贡献的创业者和经营者。他们不仅使自己的收入发生了本质的区别,而且角色也从农民转变为城市创业人员或是务工人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积极创造机会让子女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命运,这是普通农民通过拉面经济让自己和后代转型为城市市民的真实写照。

随着拉面经济自身的发展,去大城市打工或者开拉面馆的人越来越多,大山深处的农民逐渐向城市居民转变,身份证上的他们一直都是农业户口,但他们再没有从事过农事,拥有了城里人的思想,受的是城市文化的熏陶。对自己子女的要求和培养也不再是农村农民的层次和思维,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和农村农民有了质的区别。

一批又一批拉面人长期在外闯荡,使得这些闯出山门的农民也换了脑子。通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锻炼,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经营头脑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一些挣了钱的拉面馆经营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小打小闹式的经营,都想使自己的经营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就想经营一些档次更高的饭店。通过这种历练,从创业者到务工人员,都见了世面,转变了思想,整体上提高了他们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拉面经济提高了部分外出人员子女的素质。这些外出创业人员大多数没有文化,他们深感没有文化的苦处,现实迫使他们注重文化教育,一些人花高价让子女进私立学校就读,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都说培养好子女,才是真正的财富。拉面经营者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城市读书,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贡献社会的特殊群体


拉面作为一种方便实惠的快餐产业,拉面馆进一步充裕了城市餐饮服务业。拉面既方便又实惠,所以在城市里,拉面产业不仅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也备受一般市民的青睐。充裕了城市清真餐饮业,极地大方便了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群并充裕了日常快餐类的供给需要。

作为一种餐饮服务业,给所在城市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虽然对城市财政收入的贡献有限,但一群大山深处的农民不仅没有等靠要国家的帮助,反而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为国家的财政收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拉面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城市餐饮业的供给,尤其是对清真餐饮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其自身来说,不仅使得清真餐饮业发展加速,也带动了清真原料供应市场的发展,从而对所在城市做出经济贡献。

随着拉面经济的发展,青海的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有了更多的岗位到全国各地就业,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开阔眼界,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更多地了解了现实社会,了解了自身的局限和不足,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提高对外面世界的认识,尤其是对城市的认识。另一方面,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为民族团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拉面经济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积极融入到大城市的城市和社会建设中,一方面向城市展现出了自己的勤劳智慧,多元文化的交融,加深了各民族兄弟般的情谊,另一面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

正是因为拉面经济所在城市的开放、包容,才能使得拉面经济有了今天的规模和成就,而对于城市和其他民族群众来说,拉面馆是他们了解少数民族的一扇窗口,不仅丰富了城市餐饮业,繁荣了经济,也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通过加深交往和口碑宣传稳定了社会秩序。

这就是化隆拉面对社会,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强县富民的有效抓手


如今,拉面经济这一优势产业再次焕发出无限活力。化隆县委十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指出,以拉面经济为依托,健康有序发展拉面经济为重点,创新劳动力技能培训手段,推进“带薪在岗实训”创业就业新模式,依托拉面经济发展探索出就业新途径,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的作用,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努力开创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

依托拉面产业发展推广带薪在岗实训新模式,是化隆探索创业就业新途径的一大亮点。以分布全国的拉面店为实体培训点,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广带薪在岗实训模式,引导千名贫困农民从跑堂打杂干起,通过一年以上的带薪在岗实训,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技能的拉面匠,并通过自身资金积累,加上政府资金和金融扶贫贷款支持,帮助农民经营拉面店,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与市场需求接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为拉面经济提供大量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助推拉面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能力提升培训,改变就业观念,提升综合素质,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创业就业;全面强化创业能力培训力度,对拉面老板开展经营理念、品牌意识、连锁经营的培训和引导,不断提升拉面经营者的创业意识和法制意识,提升拉面经营者的综合素质,鼓励和引导广大拉面馆经营者改变经营模式,实现品牌化、连锁化经营。

做大做强拉面产业,把拉面经济作为化隆全县农民持续增收的主渠道来培育,通过不断强化“化隆牛肉拉面”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把“化隆牛肉拉面”打造成海东乃至青海的著名餐饮品牌,以品牌促转型,以发展拉动就业工作已经提上了化隆就业的重要工作日程。为了使这一工作深入开展,展示推进,在拉面经济发展较好的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区,组织有经营理念、创新意识、实践经验的拉面店经营者,打造15家拉面经济提档升级的示范店,按照统一装潢、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服务模式等要求,予以重点扶持,以发挥其示范引领、推广品牌、发展连锁的作用。

同时,加快完善体系,以链条促品牌,以此促进劳动就业。加快运行群科新区扶贫拉面产业园项目建设步伐,投资500万元的服务中心力求打造成拉面经济发展全天候、全方位后勤保障平台,全面提供信息服务和品牌创意推广服务,利用中国拉面网站职能,发挥行业信息交流平台,拉面论坛和政策引导信息,为广大拉面经营户进行品牌策划,为拉面店提供最优质的食材和餐具、厨具,为全国拉面客户实现餐饮品牌化发展服务,使拉面产业不断壮大,不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建立健全拉面产业机构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扶持拉面产业园建设,增加化隆拉面后续产业扶持。将拉面经济的发展提升到拉面产业的高度,专门成立拉面产业经营战略部,聘请餐饮专家、专题研究拉面产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形势,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探索建立促进拉面经济品牌化发展,连锁式经营的政策措施,并积极推进。积极向省级部门编制并申报拉面产业园项目,真正形成全社会关注拉面产业的良好氛围,争取在政策、项目、扶贫资金上得到更多的支持。将拉面产业园打造成集培训、职介服务、菜品研发、辅料研制、牛羊肉保鲜、冷藏和深加工配送基地,清真食用产品加工、实训操作为一体的拉面后续扶持产业基地。形成各类特色产品、保鲜加工企业、拉面辅料加工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条。

在这一工作中,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贷款扶持力度,尤其加大对下岗职工、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扶持,帮助一批具有创业项目、创业愿望的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并重点扶持已经创业的人员扩大规模,继续扩大再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励具有创业激情的下岗职工、大学生、回乡创业人员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将制定出台一批完善的奖励扶助政策,吸引和鼓励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紧抓群科新区开发建设机遇,引导其将经营拉面馆收益的原始积累资金投入到新区建设,实现二次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县域经济,搞活新区市场,助推新区建设;不断助力产业化发展“拉面经济”,将拉面经济作为全县的一项优势产业,以产品的开发、研制、营销及相关衍生产业的发展为突破口,打造“拉面经济”产业链,深挖附加值,实现全民创业就业。

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以服务促发展。加强对驻外办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尤其是加强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方面的就业,坚决杜绝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和工作性质向务工群众收取调解费和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树立驻外办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并通过驻外办工作人员加强与驻地政府的协调沟通,为务工群众提供管理、咨询、法制培训、矛盾纠纷调处、子女入学、就医、拆迁等服务,努力使化隆在外务工的群众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市民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劳动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